2025年7月

情绪影响智商

《海龟交易法则》第二章就抛出一个问题:在交易过程中,你曾多少次感受到以下情绪:
希望: 买了之后它马上就涨;
恐惧: 再也赔不起了,这次不玩儿;
贪心: 赚翻了,我要把头寸扩大一倍;
绝望: 这个交易系统不管用,我一直在陪钱

在较为简单原始的环境中,通过进化的力量,人类已经形成的某些特定的认知对我们很有帮助,但是在交易的世界中,这些认知会成为障碍,这称之为:认知偏差:

1.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赚到100美元和损失了100美元并不一样,但从理想的角度看,两者都是一回事,都代表这100美元美元盈利,损失的心里影响可能比没有赚到,大了一倍。这会影响一个人使用机械交易系统的能力

2. 沉默成本效应(Sunk costs effect)

沉默成本效应会促使决策者去关注已经花掉的钱,从而失去纯粹的理性,这种现象在群体决策中更加明显。同时沉默成本会扭曲决策,使我们不去考虑市场未来的变化,而是避免已经造成的损失,俗称:扛单

3.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人们会倾向于早早的兑现利润,不愿丢到盈利机会,这样的决策难以让我们弥补大损失,因为能够赚大钱的头寸,早早的被了结

4. 结果偏好(Outcome bias)

我们会更倾向于决策的最终结果而不是决策本身的质量,来判断这个决策的好坏,在交易的世界中,即使正确的方法也可能陪钱,甚至连续陪钱,这会使我们怀疑自己和交易模型。

5.近期偏好(Rcency bias)

我们往往更重视近期数据和经验,近期一连串的不成功交易会导致交易者怀疑他们的方法和交易模型。

6.锚定效应(anchoring)

我们在做不确定性较高的决策时过于依赖容易获得的信息,就像我之前投入全部身价去做一件事,却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件事情本身。

7.潮流效应(handwagon effect)

就是随波逐流的相信一件事,因为大家都相信,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8.小数法则(the law of small unmbers):

如果一个交易模型,在6次的测试中有4次成功,多数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好模型,但从统计学上来说,其实并没有足够多的信息可以支持这种结论。

Essay:

If I don’t write an article one day, it’s probably a bad start, because later on, I might stop writing for all kinds of reasons. Writing articles is a way to reflect on myself every day. It helps me see if there’s any work I haven’t finished.

“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了,我将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这是芒格在一场演讲中提到的一个小故事,乍一看上去十分荒谬,但是细细想想,却能帮助我们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你只是听听看看,确实不会有任何效果。
但是如果真的把尽量避免做蠢事当作行事准则,并且十分诚实的把'stop doing' list列出来,确实相当有帮助。以下是我列举的简单易行的 'stop doing' list:

1. 吸烟

这似乎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提供任何借口,根本就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我们却乐此不疲。吸烟引发的健康问题实在太多了:金属中毒、皮肤老化、口臭、心血管疾病、引发肺癌的概率是1/6,刚好与装有一颗子弹的左轮手枪一样,我们会选择吸烟,却没有几个人有勇气提起装有一颗子弹的左轮手枪朝自己脑袋开一枪。吸烟引发的社会问题也相当厉害,火灾诱因中,吸烟占20%。

2. 一个人饮酒

每天喝一点酒,已经差不多是15年左右的习惯了,前几年知道了酒精和烟草一样是一类致癌物,依然无法停止饮酒。很多朋友相当惊讶于我能戒烟,但我从未想到可以做到不饮酒,但这件事也坚持了好些天了,希望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只和朋友小聚的时候喝一点。

3. 透支(包括金钱和身体)

透支金钱和身体,这两件事我都吃过大亏,现在本身还需要去搬砖就是因为透支金钱做生意导致的恶果。以前搞不清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负债,只知道一件事:赚钱。赚了10万就望着100万,赚了100万就望着1000万,仗着自己年轻无所畏惧,生意发生亏损的时候,不是及时止损,而是不停借贷维持。是不是像极了赚了10%就跑,亏了1000%还在扛单的各位老韭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入圈的时候,奉马丁策略为圭臬,一个月翻一个倍,终于在一根大针插下来的时候,集体爆仓财富归0.

4. 愤怒

选择了做交易这条路,无论是web3还是外汇,都需要极强的情绪管理能力,但我的家庭背景却相当差劲,教育不是打就是吼,以至于我也经常情绪失控,虽然我不会动手,但恶语相向的时候是时而发生的,情绪降低智商,我曾经可能在情绪的影响下,一天内连续交易二三十次,这真的是难以想象的。前面3条stop doing加起来的难度,也没有这条大!目前的方法是没事就看看布拉德皮特,看他那自信帅气的模样,那就是我要成为的人:凡事谦让,对身边的人,对陌生人保持大度和微笑。不要作别人情绪的垃圾桶,也不要把别人当成自己情绪的垃圾桶。——情绪影响智商。

5.社交

向上社交是悖论,每个人都在向上社交的话,就没有办法链接彼此了,我认为目前我自己没有能力为他人提供价值,人家拼什么要结交我呢?怀着这样的底线,也就不至于去讨好什么人,尤其在我们打交道的系统中,等级森严,如果非要在这其中排一个级别,那我就是垫底的,去公司只要是个人,都可以指挥我,如何拒绝别人无端的支配呢?不社交是我的办法之一。

Essay:

I have work planned, so I have to get up at 4:20 AM tomorrow. When you work for someone else and sell your time, you have no control over your own life. There was a thunderstorm today. I always worry about this old house when the weather gets bad.

在低谷和迷雾中,持续学习。

人的大脑可能有一种反馈奖励机制,在一件不停获得回报(现金或者情绪)的事情上,可以孜孜不倦的持续投入,哪怕一天工作20小时,也能连肝很多天,比如@Anna Ann.但是在低反馈的事情上,坚持住就特别不容易,比如你的工作。每天干10小时,月薪7000那能有个鬼的动力。经过一周在Web3的高强度学习,终于在今天,陷入了极深的迷雾之中,归纳起来大概以下原因:

信息分散: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过是如何对web3产生死灰复燃的兴趣点,我已经离开这个圈子2年了,其实正经说,我就没有进入过这个圈子,以前只是参与过朋友的项目都老鼠仓,后来赚了点小钱之后,梭哈合约,毫不意外的出了意外:爆仓了。我身边的人都不爱学习,我也没有如此集中的学习过web3的专业知识。现在发现这两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BTC已经从15000涨到了12W,而我全部踏空。但这不重要,因为这不属于我认知范围内的钱,我曾认为BTC可能归零呢。扯远了,由于身边并没有专业的web3朋友圈,所以我是从@@li_sheng84841开始的学习之路,没有加他的付费群,因为我不确定是否进入这条赛道,继续在沙子里面淘金,目前已经发现很多宝藏账号,努力学习中。但是问题在于,这样学习的效率非常低下。
要学习必须付出2种代价:

  1. 金钱
  2. 时间

资金不足:

目前为止我知道的基础投入情况:

  1. 付费社群1k- 10k的入群资格,好的社群有钱也进不去
  2. 起步所需基建,大约2万(100套账号+电脑+手机)
  3. 起步所需流动资金,大约10万
    以上均为人民币计价,数据来源:维尼。把要求降低一点,最好接近10万

没有同伴

一个人在一条新领域中打拼,是非常消耗精力的。有太多琐碎无用的信息需要过滤,又有太多高密度高质量的内容需要消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个小伙伴,无疑是一种高回报杠杆。

关于读书和学习

最近的学习全部都集中在了web3上,英语除外。
Duolingo + EnglishPod + sentences construction exercise + 轻量阅读。

Essay:

About Mega:
I reviewed my WeChat chat history. The last massage was on May 4th, about two and half mouths ago.
She never replied after I asked her whether she was married.
Mega is my middle school classmate. She’s a beautiful and charming girl with beautiful handwriting and a talent for music.
Given her family background, We weren’t in the same league.

你不是真的想赚钱,只是想被施舍

很惊讶我会写下这个标题,这是我上厕所把那话儿掏出来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排除一部分体制内的朋友,他们已经成功上岸,此生衣食无忧,对于赚钱也没有多少兴趣,热衷于多拿工作少干活,学不学习这种屁话,对他们毫无意义,父母亲关心网的天花板,就是他们职业的天花板。
这话对我自己和跟我差不多的人说的,回看从2010年到现在的15年时间,除了中间有段时间运气比较好,被朋友拉去做点小生意,然后又被朋友拉去管理小公司,然后又自己做点小生意,那4-5年的时间,相对于普通底层人肉电池来说,确实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除此之外的10年,有5年在不停的走下坡路,有5年处于自怨自艾之中,中间做过很多事,但是没有一件成功,因为没有一件,我为之拼尽过全力,看到蒸蒸日上的朋友渐行渐远,那种少年时有人拉你一把的现实,渐渐走入了梦幻。最后一次还有朋友准备拉我一把,是在我进入电力公司当人肉干电池的第一个晚上,顶着感冒被派往甘孜州出差的路上,他的声音也很疲惫,由于在赶路加之第一天上班加感冒加出差,我没有听出电话中他声音和语气与平时的差异,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工作有着落了没有。我说有,今天第一天上班,他说好,那就没什么事了。遂挂了电话,那是我们最后一次通话,也是未来10多年最后一次通话,兄弟被抓,可能面临超过10年的刑期,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中间有很长的时间,误以为我是热爱生活:攀岩、SUP、滑板、羽毛球、读书……现在反思来看,或许只是生活和工作的无奈之举。我仍在等待一个,别人施舍的机会,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而不是去创造一个,自己能赚钱的机会。
任何人都有运气去赚一次钱,有些人甚至有2次机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保留财富并持续性的赚钱。这就是运气和能力的差别。
认为自己是凭实力赚到的钱,和相信别人说他是凭运气赚到的钱,一样愚蠢。

关于副业

  1. Web3:这几天一直在疯狂学习,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学习的路上碰到取得大结果的人,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勤奋,一个比一个年轻,这真的相当刺激,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在刻意培养写作的习惯,这个习惯又个好处,就是没增加一片文章,归纳的能力就随之提升一点,执行力也跟着提升一点,学习的细节会在之后更新的文章中陆续放出,现在处于步子迈得太大,消化不了;
  2. KOL:目前还是坚持写文章,坚持学习,输出的时间可能会继续往后延;
  3. 外汇交易:Vegas通道1小时、4小时基本学习完了,现在开始去学习和检验daily currency交易方法,这个也暂时没有具体的时间线,因为交易系统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我不想通过经验和自己的判断去交易,那是相当愚蠢的。

关于读书和学习

  1. 仍然专注WEB 3的学习,实体书目前就是英文'The Magic Tree House'第2册和海龟交易法则。
  2. 英语duolingo三个单元,Englishpod 第74课。

Essay:

I drank my last bottle of beer yesterday and didn’t buy any more after that.
I’ve put drinking on my ’stop doing’ lis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ten years that I’ve decided to stop drinking, except special occasions - Like having a toast with friends or sharing a drinking with my partner.

月薪7000的人,没资格写日更。

大约5天前,我决定结束自己这6年颓废的生活,开始想要赚点钱。这个发条就驱动着我迅速行动,但是毫无意外的是,拖延症在第一天就犯了,是否像极了逢年过节许下愿望的你。好在犯病的第二天我就迅速扭转局势,着手了具体工作。大致的过程如下:我打开Youtube subscriptions准备看看以前订阅的那些大神有没有什么值得我模仿的赚钱之道,然后不小心点开了Home page的推荐,好家伙,一个我感兴趣的推荐内容:Web 3 的赚钱总结,行吧,那就看看吧,反正也不要钱。这貌似是一对couple做的账号,里面都是关于web 3 的各种内容,靠谱的和不靠谱的,总之就是为了赚取流量的内容,我这一期也不例外,就是为了我这种准备白嫖没有资源又想有点点行动的人准备的,反正看了也白看,Hosts在节目里煞有其事的例举了一系列的赚钱方法,令我惊奇的是他们第一个办法就是让你先从5U - 1万W,卧槽这个本金我省省还是有的;然后从1W - 10万 U,卧槽这就更厉害了,最后还有10W - 100W和100W+,这尼玛不逆天了啊,想想我看了一个视频就准备投入10U进去操作,是的你没有看错,我准备的投资额是Hosts说的整整一倍,然后通过自己天赋异禀异于常人的操作,坐拥100W+ U的财富,那一刻还有一点小激动~幸好我也只是为了在中午下饭佐餐看的一个视频,他们真的从5U开始讲,第一件事就是:撸空投。这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23年初我就知道撸空投了,当时合约还没有爆仓,以为撸空投无非就是赚点猪脚饭,没多大兴趣,后来Hosts截图了两篇更新在X和公众号上的文章,我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两个人:XXx和xxx,真的有人以撸空投为生,而且真的在这个行业取得了大结果。我的肤浅终于被颠覆了。我花了4天时间,完整的看完了这两个大神的文章,极其震撼,收获颇丰。以至于在写下的所有文字,我甚至认为其毫无价值,简直是在浪费自己和读者的时间。

关于副业

一共3个方向,并行且都要做,以及我的理由

  1. 撸空投:要取得一个结果,一个好的办法就模仿,模仿他做的事,模仿他的思维,模仿他的行动,既然我了解到了这些大神,就去跟随他们,暂时以我的能力,无法在行业拿到大结果,但是吃点边角料,也对我很有帮助,这种帮助立竿见影,比如坚持学习和写作,无论如何都要在每天执行,已经是我产出的一个结果了;
  2. 做KOL:要把学习转化实践,做KOL的过程,就是使用费曼学习法 检验学习内容的过程,这个事情本事作为学习的过程并不指望有什么回报;
  3. 外汇交易:这本身是我喜欢去做的事情,因为以前梦想的图景很简单:进入、浮盈、退出。这其实是交易的本质,你在市场能做到,一共3件事:进入、等待、了结。但是为了实现这三件事,需要一个稳定盈利的模型,然后100%坚定不移的执行这个模型。学习并掌握一个稳定赚钱的模型并不难,技术分析就算以我这种资质平平的人来说,一个月也足够学习得头头是道了,关键在于执行。这可能需要好几年的功力,一开始我看顺势交易,觉得好傻,为什么要高位买入?为什么一个月才交易几次?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关于读书和学习

前天把“维尼的撸毛日记”读完了,今天把“P总朋友圈”读完了,收获满满,值得再读,以他们的投研能力、资源、执行力如果都挣不到钱,那么这个市场也就走到了尽头,所以当我拿着7000月新的时候,不应该抱怨社会不公,毕竟我年入百万的时候,也没有抱怨过社会不公。
英语学习现在用ChatGPT辅助造句练习,AI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现在整理文档和学习英语,都完全离不开AI,本来计划开始以'New concept English'为主线,进行Sentence construction exercise。但是这两天在赚钱的阅读上花费时间过多,没有达到既定训练时间。

回到月薪7000的人,没资格写日更这个话题,仁者见仁吧,我认为至少,我从中得到了训练。

Essay:

My friend and I discussed a topic whether loving someone is important
I think it's very important
If she is a sow, then you are just a boar
If she is an angel, then at least you are a prince
As a prince, You'll care about your character. You'll have faith, dignity, and a bottom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