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

专业​是通过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一种素质​。

绝大多数人初踏入这个市场并没有这种专业能力,你生病了都知道最好去三甲医院找医生看,而不是随便找个人问问,甚至连小医院都不愿意去必须三甲;
如果你要开车,你需要先去报考驾校,经过专业的学习拿到驾照之后才能开车;
你需要读 4 年大学,学习上百门课都不见得毕业能找一份工作;
一个专精于医学的医生,下了班可能会在市场上交易并期望赚到钱,听起来好像稀松平常?但是做一位一个专业交易员,我可没有指望在不交易的时候,去医院坐诊挣钱。

那为何大家会认为自己随便的一个人,毫无交易领域的专业素养,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训练,就能在交易市场中赚钱呢?

​资本市场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币圈不产生利润,都是互割​,要时时刻刻反思,凭什么我能从别人兜里掏钱?

市场上有不少人关于交易类的课程,但是他们基本都是在教 K 线之中的技术,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是靠技术赚到的钱,所以教你们技术。

但是我自认为他们是靠的天赋和经验,也就是说他们自己靠那种技术可以赚到钱,但是你学了,大概率不能。

交易中的核心并不在于技术,而在 K 线之外的东西,你靠着那些学来的技术,是无法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交易系统的,比如最近对一波行情,判断会上涨,判断会涨到 12W 的不在少数,但有几个人拿到 12W呢?

有利润就想落袋为安,亏损了就想加仓……

市场险恶,散户是弱势群体,在市场面前我们都是小学生。

“如何赚1个小目标太难,“如何拥有一颗富人的心”,其实就是 如何建立和富人相似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是立刻可以实施的:

1. 思维模式(财富认知)

1.1长远眼光

穷人看“今天能赚多少”;富人习惯看 5 年、10 年的收益,而不是今天能赚多少,看“未来能带来多大的复利”。
举例:买一双名牌鞋 ≠ 投资一只好股票,前者消耗,后者增值。

1.2机会导向,而非问题导向

穷人遇到问题先想“好麻烦”;
富人会想“这是不是机会点?”
比如:房租上涨 → 穷人抱怨,富人可能去买房或做房产中介。

1.3重视杠杆

富人很少只靠“时间换钱”,而是靠 资本、团队、技术、媒体 来放大。
2. 金钱观

2.1钱是工具,不是目标

穷人喜欢攒钱(存银行)。
富人喜欢让钱“工作”(投资)。

2.2关注现金流而非工资

富人会优先建立“被动收入”,比如股息、租金、版权分成。
敢于承担风险,但控制风险
穷人怕失去,所以错过机会;
富人会问:“我能承受多大损失?”然后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下注。
3. 行为习惯

3.1学习财商

富人读书、请教高手、学习新工具,保持输入,研究商业案例、学习投资,而不是只娱乐。

3.2与强者为伍

他们花时间和比自己更聪明/更成功的人交往,而不是和一群只会抱怨的人混在一起。

3.3行动力强

穷人计划很多却不行动;
富人敢试错,快速验证。
4. 内心特质
延迟满足:能忍住短期享乐,追求长期收益。
独立思考:不随大流,敢走不一样的路。
丰盈心态:富人往往相信“机会无限”,所以愿意分享、合作;穷人容易陷入“零和博弈”。

5. 人际与格局(财富的外部环境)

与强者同行:环境塑造人,和富有思维的人交往,你也会被带动。
创造价值:思考“别人为什么愿意付钱给我”,而不是“我要赚别人钱”。
回馈社会:很多真正的富人都有慈善或社会责任感,这也是长久受人尊敬的原因。

总结

富人的心 = 长远眼光 + 杠杆思维 + 投资导向 + 延迟满足 + 独立思考。
真正的财富,先发生在头脑里,再发生在账户里。钱只是结果,心态才是起点。

以前发布过类似的观点,插入在某篇文章当中。
看到一篇把这件事说得比较清楚的文章,免得我重写,转载过来:
当代算法本质上就是个“傻子培育系统”,和养猪场的自动喂食器没区别。

有区别也是猪吃的是泔水,算法给人吃的是情绪,知识?那玩意儿转化率太低,博主不如给粉丝直接注射多巴胺来得痛快。

讲知识和玩情绪,就像聊天和撩妹的差别,前者只是聊了个天,感动不了谁,而后者能让人脱裤子献祭,还觉得自己遇到了真爱,自媒体结合算法工具,左手给男性喂“男人最不容易,男人才是世界的王”,右手给女性灌”婚姻是女人的坟,婚后的男人又笨又懒、又没本事”,推送精准得就像情趣用品店的自动贩卖机—想要震动棒绝不会给你擀面杖。

没有算法前,你说"男人没有本事”会被爷们锤成二维码,现在?算法早就把男女用户隔成楚河汉界,你在你的王国当武则天,我在我的地盘做山大王,自媒体见风使舵不会翻船。

小孩子才分对错,自媒体只会哄人,在算法精准投喂下,用户听不到不同的声音,重复投喂的结果就是被彻底洗脑,坚信老子(娘)就是对的,坚信博主是人间正义,卖狗屎也会抢一坨回来。

没有上过几天学的人,刷了10年视频之后,俨然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我活明白了、我通透了,就像对着电线杆喊,我的病治好了的精神病一样,其实生活依然一地鸡毛,没用任何改变,自信和固执都是算法推送喂肥的,并且,自信且固执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现在能火的网红,都是制造对立搞骂战,这种内容才能带动情绪:

陈丹青骂教育;汤姆张骂山东方舟子骂中医;辛吉飞骂食品安全;卢麒元骂资本外逃;司马南骂联想;咪蒙骂男人;演员骂电视;骂日本;骂美国!

你说他们输出过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改变过什么?无非是制造对立情绪涨粉卖货的套路罢了,粉丝在情绪的裹挟下就像取得了精神胜利,对博主更加言听计从。

短视频前5秒都是告诉你这个视频有多重要,中间是早存在于你心中的话,找共吗,后面要赞要关注,完事,道理也很简单,只要5秒完播率达到了,这个视频大概就会推送给更多的人,剩下的就是把话讲到观众心里去,才有赞有留言,一本正经给观众上课,显然是不对的,如果读文章是上课,刷视频就是算命的半仙,话术都挺上头,夸你前途无量、大富大贵的同时,还得制造点焦虑,唬不住你就当娱乐,唬的的住你得破点财,就这个逻辑,刷视频最可怕的不是娱乐至死,而是在娱乐中以为自己获得了智慧。算法就像个老鸨,不断给你推荐更刺激的“内容小姐姐”,直到彻底倒在它温柔乡里。

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本质上会对产业链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

1.售卖廉价商品本来就压榨了渠道利润,大批人失业:失业没有消费能力
2.无序竞争,导致工厂利润微薄,拼命压榨工人:工人没有消费能力
3.没有消费能力导致低价竞争,劣币驱逐良币,产品越来越拉,失去附加价值,从而加剧第2条

应该严格禁止直播带货。

这是一个很大的目标——1个亿人民币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意味着“跨越阶层”的财富。要达到这个级别,需要 时间 + 杠杆 + 复利 + 风险控制。拆解几个可行的思路:
1. 职业路径累积
•高收入行业:投行、对冲基金、顶级律所、科技公司高管等。靠工资和奖金逐步累积,可能需要20–30年。
•限制:门槛高,普通人进入难度大,往往还需要名校背景。
2. 创业
•开公司:找到一个市场需求大、能快速扩张的模式。比如消费品、互联网平台、连锁服务、教育培训等。
•逻辑:企业估值远大于打工收入,股权是“财富放大器”。
•风险:成功率低,大多数创业公司几年内会失败。
3. 投资(股市 / 房地产 / 创投)
•股市:通过价值投资或趋势投资,利用复利增长。假设每年能做到 20%收益率(极难),起步资金100万,约21年能到1亿。
•房地产:在合适的周期、用杠杆买入资产,房价上涨+租金收益。
•创投:押注早期项目,一旦成功,回报可能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4. 利用杠杆
•金融杠杆:比如期货、杠杆基金、外汇、加密货币交易,但风险极高,容易“归零”。
•商业杠杆:用别人的钱(银行贷款、投资人资本)做生意。
•信息杠杆:写书、做视频、软件开发,一次投入可以无限复制。
5. 复利模型演算

举个简单的计算例子(理想化):

•起始资金:100万
•年化收益率:30%(极难,但创业+投资可能达到)
•复利10年 ≈ 13.8倍 → 1380万
•再10年 ≈ 191倍 → 1.9亿

所以要么提高收益率(高风险),要么拉长时间(稳健积累)。

6. 心态与执行
1.普通打工基本不可能:除非中彩票,还得是20x。
2.创业+投资才是主路:靠股权、资产升值。
3.运气很重要:时机(行业红利)、人脉(资本、资源)、能力(执行力)。
4.风险控制:很多人不是赚不到,而是赚到之后又亏回去了。
总结一句话:
普通人想赚到1个亿,必须借助杠杆(资本、技术或信息),走创业+投资的道路,并且在运气来临时有能力抓住机会。

我和A9之间,只差一个A9了,你呢?

继续说《对赌》 (Annie Duke)和 《随机漫步的傻瓜》(Taleb)

今天想到一个问题——运气。
你不得不承认他的存在,你不得不承认他对人生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我曾一度认为我的失败很大程度是由于运气造成的,实际上是这样吗?当然运气一定占一定的比例,肯定不是主要因素。

要如何确定这一点呢?首先当然是停止自我欺骗。如果你有能力读到这篇文章,那么你是有机会摆脱运气对自己的决定性影响的。

1.出身是运气

这是你无法把握的,如果你的出身差到了无法读书的地步,那么这辈子基本全部靠运气决定

2.如果你有机会接受教育

那么或多或少都会获得一个常识: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先不论这个常识是否正确(当然常识不一定都是对的),那么你有没有学习到足够的知识,足够到足以改变命运呢?

3.如果有你机会接触到A7、A8、A9的人,你有没有向他们请教过,如何获得这个成绩呢?

所有,至少是绝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概率获得改变人生的机会。

坚持做正确的事,尽量避免做愚蠢的事,你就有了和坏运气对抗的筹码

人生不可能是每一天都是一模一样的坏运气,就像掷硬币,可能连续10次正面,但没有任何可能连续1000次正面,所以总有那么几天,坏运气不会光顾你,如果一直坚持做正确的事,并尽量避免做愚蠢的事,那乘着坏运气不会光顾的时候,可以做成一些事情。

把坏运气当作对手,不停累积对坏运气的优势,假设赢一次的收益是1000,你知道自己运气坏,所以一直都谨慎行事,90%的时候,坏运气都让你没有收益(但是假设你在上班,它也不可能夺走你的工资),但是另外赢的10%,就是10000.你就赢过了坏运气。

实际上,当你重复做一件事情,累积的次数足够多,一定会遵循上帝的“正态分布”法则,这一点就连上帝本帝,也无法改变,坏运气自然也无法改变。

今天是我的生日,这两天有好几个朋友打电话来,慨叹生活不易。
其实我想说,你真的足够努力了吗?

昨天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对赌》 (Annie Duke)和 《随机漫步的傻瓜》(Taleb):
https://mp.weixin.qq.com/s/CkSBQQjxZal1sTjJ5KjjHw

坚持做正确的事,尽量避免做愚蠢的事,结合“概率”思维和“正态分布”法则,人生必然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