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

《对赌》教我们用概率和下注的心态看待决策,不要被短期结果迷惑,唯有不断改进决策过程,才能在长期中赢得胜利。

1. 核心思想

人生中的大多数决定都像“下注”一样:

• 结果由 技巧 + 运气 共同决定。
• 好的决策 ≠ 好的结果,坏的结果也不一定代表决策差。
• 学会区分“过程质量”和“结果好坏”,才能真正进步。

2. 关键要点

  1. 不确定性是常态,就像扑克游戏,信息永远不完全,运气永远存在。我们要接受“正确的决策也可能带来坏结果”。
  2. 避免“结果偏差”,不要用结果来评判决策。应该根据当时掌握的信息、逻辑和概率,来衡量决策是否合理。
  3. 思维要像下注,任何观点和选择都应该看作下注。“我有60%的把握这件事会发生”,而不是“我一定对”。
  4. 建立反馈机制,与不同意见的人交流,减少盲点。学会冷静复盘,找出决策中的可改进之处。
  5. 概率思维 vs 确定性思维
•    人们喜欢确定性,但世界是概率性的。
•    接受模糊与不确定,能让我们做出更灵活的选择。

3. 对生活与投资的启示

• 投资/交易:不要因为一次盈利就认为方法完美,也不要因为一次亏损就全盘否定策略。
• 职场/生活:做决定时,不追求“绝对正确”,而是追求“长期在概率上占优”。
• 个人成长:学会从反馈中成长,而不是执着于结果。

《对赌》 vs 《随机漫步的傻瓜》

维度《对赌》(Annie Duke)《随机漫步的傻瓜》(Taleb)
核心主题决策是一种下注:结果 = 技巧 + 运气成功常常是运气,而非能力
关注点如何优化 决策过程如何认清 运气与随机性 的作用
错误来源结果偏差:把结果当成决策质量幸存者偏差 & 叙事谬误:误判成功原因
思维方式概率思维:用“可能性”看待选择怀疑主义:警惕故事化解释与过度自信
风险观注重长期概率优势,不因单次输赢动摇关注极端风险与黑天鹅事件
解决方案建立反馈机制,复盘,接受不确定性保持谦逊,风险控制,避免盲目模仿赢家
交易启示一次亏损 ≠ 策略无效;一次盈利 ≠ 策略完美别把“短期成功”当天才,可能只是运气
态度决策像下注,要持续优化过程随机性主导世界,要尊重不确定性
目标在长期内提高正确决策的概率在长期内避免被极端风险淘汰

1、看基本面的都是笨蛋:
原因很简单,无论基于何种理由,你机关算尽,却有一个致命因素无法被计算:人性。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左右市场,是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左右,哪怕是世界大战,应该把所有的基本面分析师关进监狱。
2、完全依靠技术分析的也是笨蛋,因为你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自己。
3、无论什么分析,进入市场以后,涨跌都是你无法左右、无法预测的。
4、基于第3点,那么怎么挣钱的?答案一共3条:
4.1:找到一个经过长期回测可以盈利的模型,多长是长?至少100次出入场机会,并且每次的出入场信号都是统一的,不存在多解性;
4.2:长期坚持,当模型发出信号就进,模型发出型号就出;
4.3:严格执行既定的资金管理策略,建议采用凯利公式进行资金管理。
5、持仓是放弃思考,思考时放弃持仓,两者相悖不可兼得。
6、搞懂基本常识:
6.1:市场不可预测;
6.2:投机存在不可能三角;
6.3:用杠杆不会死,但用马丁策略必死;
6.4:踏空也不会死,但频繁交易会死。
7、投机不是投资,更不是结婚,错了就走不要留恋。投机的钱和投资的钱,要像老婆和小姨子一样严格区分。

偶然间看到的,转载过来:

普通人,出路到底在哪儿?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这世界好像到处都是机会,但伸手去抓的时候,却发现哪哪都堵着墙?

别人轻轻松松能搞定的事,到你这儿就难如登天。其实这事儿不怪你,要怪,就怪咱们从一开始就没想明白一件事--什么叫“普通人”.
普通人,说白了就是没人脉、没资源、没本钱,甚至连一张能让人多看两眼的脸都没有。

你说这不就是我吗?
对,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眞实状态。没背景、没靠山、没家底,扔人堆里三秒钟就找不着了。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我今天说的话,你得好好听。

首先,最要紧的一件事是:

你得认。不是认命,是认清楚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好多人一辈子痛苦,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总在自己根本玩不动的游戏里当陪跑。

你说你要去做生意,人家王思聪起步五个亿,你起步五千块还借呗套的,这怎么比?

你说你要混娱乐圈,人家明星背后有金主有干爹有资源推,你连个像样的才艺视频都找不到人拍,这怎么拼?

你说你想靠脸吃饭,结果镜子一照自己都沉默了--这不叫梦想,这叫自我欺骗。

普通人最怕的不是起点低,是心气高还眼瞎。明明手里只有一把锄头,却非要去闯那些得开坦克才能过的路,你不被碾死谁被碾死?

所以,第一原则:
别去那些需要人脉、资源、本金和颜值的领域。那不是你的战场,那是别人的游乐场。你去,就是当炮灰、当韭菜、当气氛组。你唯一的作用,就是帮别人实现梦想,然后自己蹲在墙角哭。

那普通人怎么办?
难道就躺平吗?
当然不是。你得换个思路--去找那些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什么叫公平?
就是主要靠个人能力定胜负的地方,甚至更好的是,靠勤奋、靠坚持、靠耐性就能慢慢积累出优势的领域。

举个例子。你说你写代码行不行?
不需要你认识谁,不需要你爸给你投钱,甚至不需要你长得好看。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剩下的,就是你愿不愿意死磕到底。

你说你做内容行不行?
写文章、剪视频、做直播,这些事的门槛已经低到几乎免费,但你得比别人更能熬、更能学、更愿意琢磨。

你说你送外卖、开网约车、做家政服务行不行?
踏实干,一个月也能挣不少,虽然发不了财,但至少是靠自己力气吃饭,不比那些天天做白日梦的强?

普通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那条——虽然窄,虽然难,但至少是你用努力就能一点点往前爬的路。

你别跟我说那些投机取巧的事。买彩票?赌博?搞诈骗?甚至走歪路?
是,有人靠这些赚了快钱,但你没那个智商也没那个胆子。眞正能吃那碗饭的人,心狠、脑快、敢冒险,普通人学不来,学了就是进局子或者上天台的命。普通人玩不起高风险游戏,咱们输不起。

所以,说到底,普通人想翻身靠什么?
就靠异于常人的勤奋、坚持和专注。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你干12小时;别人周末躺平刷剧,你学习、接单、做兼职;
别人做事三分钟热度,你三年如一日地磨一把剑。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那些没有被资源垄断的领域里杀出一条血路。
这世界其实从来都不缺机会,缺的是认清自己之后还愿意一步一步往前走的人。很多人不是没有机会,是机会到他面前的时候,他要么看不到,要么接不住--

为什么?
因为前期积累太薄,实力太弱。
所以你问我,普通人凭什么能赚到不普通的收人?

我告诉你,就凭你愿意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愿意在你选定的方向上持续下笨功夫。没有资源,就把自己变成资源;没有人脉,就用能力交换人脉;没有本金,就从小做起一点点攒。

这过程苦不苦?
苦。
累不累?
累。

但这是普通人唯一能掌握的路径。别总想着走捷径,捷径都是留给那些生来就在高速路口的人的。而你,得一步一步,走泥泞小路,爬陡坡山路,甚至有时候得手脚并用,但那又怎样?只要你方向对,每走一步,都是向上。

普通人最大的公平,就是时间。你怎么用你的时间,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别抱怨、别幻想、别做梦,就从今天开始,找准一个赛道,埋下头来,老老实实地努力。五年、十年后,你再回头看--那些曾经笑你傻、嫌你慢的人,可能已经被你远远甩在身后。

这世界从来都不善待普通人,但普通人,完全可以自己善待自己。出路一直都在,就看你愿不愿意走那条又窄又远、但唯独属于你的路。

要想流利自信地说英语,必须训练大脑直接用英语思考,而不是先用母语再翻译。首先是从I am getting up开始,而不是从英语思维开始,英语思维是结果,不是开始。

1. 为什么要用英语思考

•    提升流利度:说话更快更自然。
•    增强自信:不再过度担心语法和错误。
•    提高理解力:听力时无需逐词翻译,理解更快。
•    节省精力:减少翻译负担,大脑更轻松。

2. 者常见问题

1.    总是翻译 → 讲话慢且不自然。
2.    害怕错误 → 退回母语。
3.    词汇量不足 → 想表达时卡壳。
4.    思维速度慢 → 以为自己没进步。
5.    缺乏练习 → 没有养成习惯。

3. 解决方法与训练步骤

1.    从小做起
•    简单单词和短句(This is a table. I’m hungry.)。
2.    进行内心对话
•    用英语在脑中和自己对话(Today I will go to work.)。
3.    融入日常生活
•    买东西、做饭、散步时都用英语描述动作和场景。
4.    积累实用词汇
•    关注日常词汇(食物、家庭、工作、感受等)。
•    新学单词要立即在脑中使用。
5.    听力+跟读(Shadowing)
•    听音频或视频时模仿节奏和发音,不给大脑翻译的机会。
6.    接受错误,建立自信
•    错误是进步信号,坚持比完美更重要。

4. 建议的日常训练(10-15 分钟即可)

•    早晨(2-3 分钟):在心里用英语规划一天。
•    白天(5 分钟):走路、做饭或购物时用英语描述身边事物。
•    晚上(2-3 分钟):复习当天学的新词,并在句子中使用。

5. 关键

•    坚持,而不是力求完美。
•    每天哪怕几分钟,大脑都会逐渐习惯直接用英语思考。
•    长期坚持后,你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表达,更快、更自信、更自然。

为什么有些人凭借运气获得一时成功却难以持久,而另一些人能在不确定性中稳健前行?他们之间的关键差别,就在于随机性与概率的力量。

通过《随机漫步的傻瓜》。你将学到:如何识别生活中被误认为 “能力” 的运气成分,避免被随机性误导? 普通人怎样培养应对不确定性的思维,在随机世界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以及如何像书中所揭示的那样,正视随机性,在风险与机遇中找到平衡,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不要被表面上的成功或失败所迷惑,世界充满随机性,学会承认运气和管理风险,才能在长期中真正生存下来。

1. 核心思想

成功常常是运气而非能力的结果。

我们容易把随机性造成的结果误以为是能力或智慧的体现。

2. 关键要点

1.幸存者偏差

我们只看到少数成功的人,却忽略了更多失败者。

比如股市赢家常被当作天才,其实他们可能只是赌对了。

2.叙事谬误

人类喜欢编故事来解释结果,但这些故事往往事后合理化,掩盖了真正的随机性。

3.非对称风险

有些人承担的是小概率、大损失的风险(如卖保险的人、期权交易者),

看似长期稳定,最终可能因一次黑天鹅事件而彻底失败。

4.运气 vs 技能

在充满随机性的环境里(金融、交易),运气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大。

短期的成功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真正的能力。

5.谦逊与怀疑

不要过度自信,也不要轻易将成功归功于自己。

认识到世界的不确定性,保持怀疑精神,才是长期生存的关键。

3. 对交易与投资的启示

•不要盲目模仿短期赢家。

•风险管理比预测更重要。

•接受运气的作用,不要沉迷于“我是市场天才”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