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Repost转载 下的文章

最近会全力更新交易相关内容,主要文章均来自于Al Brooks的思想,由“方方土PriceAction”进行阐述,这里仅是方便看不到原视频的观众准备。

1. 交易理念的误区与现实

任何职业都需长期学习和实践(如果一个外科医生只上过2周课就来给你做手术,你敢想象吗),不能期望短时间内迅速盈利。新手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进入市场后亏损导致失望,频繁更换方法,缺乏系统学习。交易行业竞争极其激烈,顶尖专业人士掌控市场资金和信息,普通交易者必须尊重市场,降低预期,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才能逐步成功。

2. 交易三大核心关注点

  • 提升能力:专注提高交易水平和技巧。
  • 积累本金:资金越多,心态越稳定,交易信心增强。
  • 心态管理:控制情绪波动,避免因心理压力导致错误操作。世界顶级球星在训练时100%的命中率,但是在比赛时,命中率至少下降一半,说明心态的重要性和训练时与实战的差异,用亏了也不心疼的资金参市以减少心理负担。

    3. 成功概率与努力的重要性

    多数交易者亏损是事实,但成功属于那些有决心、愿意努力学习和训练的人。成功不依赖天赋,而是依靠持续付出和自律。交易需要比上学或工作更高的专注和努力,控制恐慌和贪婪,避免重仓赌博。交易既可作为兴趣,也可作为职业,目标不同心态不同,需明确定位。

    4. 交易秘诀及风险控制

    不存在万能秘诀,顶尖交易者与普通人看到的是同一价格行为,但差距在于经验和水平。最重要的是控制亏损,避免偶发大亏蚕食盈利。许多账户小赚后因大亏而归零,成功的关键是杜绝大亏,稳健操作而非追求快速暴利。

    5. 成功交易员的品质

  • 接受不确定性:市场没有百分百确定,入场和止损都存在不确定性。
  • 诚实:对自己诚实,及时认错离场。
  • 自律:克制冲动,严格执行交易计划。
  • 耐心:等待合适机会,不盲目进场。
  • 客观:依据市场事实交易,不依赖主观臆断。
  • 努力:持续学习和实践。

    7. 遇到看不懂行情时的应对

    害怕错过机会源于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市场永远存在机会,不必在意错过某次交易。交易中应把握住有把握的机会,避免盲目追逐。提升能力和资金后,自信自然增强,错过也不再恐慌。

因为举办线下活动和线下链接大家,我把这些天的日记汇集到一篇,更多的聊聊MF,通篇没有具体的财富密码,但是我觉得这里面的思维才是最大的财富密码。

关于活动

先来说说活动,因为构思+筹备一共就一周多的时间,大型会议起步1个月的准备周期,注定在流程上和体验上不会让大家尽善尽美,我们真的拼尽了努力:
群里小伙伴们在凌晨2~3点还在沟通各种事项,多个小伙伴睡眠6小时是常态;
平均一天1次的腾讯会议,对于每个事项的讨论和拍板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搞定会议场地、住宿、餐饮、会场布置、赞助礼品、特邀嘉宾、圆桌会议、PPT、接机接待、风险评估、对接和沟通太多的事情;
好在根据问卷调查,大家的评价还是整体很好的~
来讲讲会议中的一些经历吧(从我的视角看到的)

1、好多小伙伴给我单独带了礼物,人太多,还有的小姐姐藏在楼道口,偷偷塞给我礼物,太可爱了吧。

2、MF和会议筹备组的小伙伴真的给力,孙总可以搞定几十种复杂的小物件和流程,整理复杂的表格和流程。夏总总是在关键卡点给资源,会务公司,会场,餐饮等等。钱总的冷静、客观、效率、细腻、项目管理能力一流,会议很忙,父母刚好来上海旅游一起参会,过程中无暇照顾,“你的家人已单独安排圆桌+点菜,勿念”,每次想起来总是暖暖的。小伙伴丰官,拿着话筒飞奔,生怕递晚了话筒耽误大家时间,画面感满满。小伙伴艳红,你可以在每一个流程里都看到她在背后默默帮忙的场景。志愿者朵朵、兔姐、叶曾,都是提前就早早到酒店给大家布置会场、做迎宾等等。

3、大家从天南海北飞过来,新疆、东北、三亚、西藏、青海、付出了很大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大家付出了很多,所以在筹备这个会议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核心问题,怎么给大家提供高价值的分享,哪些嘉宾会有好的分享角度,评估了很久嘉宾名单。所以很多分享嘉宾大家几乎没有见过或者听过,或者说你们想不到,例如我选了AI驱动的孤胆总、选了00后炸鸡兄弟、选了思路奇特的chad总、选了有暴击的风筝总。

4、好多00后,好多是从南方飞过来、好多女孩子,关键词:南方、00后、女孩子。

5、住宿+餐饮+会场一条龙的好处就是,整个早餐厅都是我们参会的小伙伴,吃饭住宿都是家人们,1楼办理入住、2楼茶室、3楼会场,4~10楼都是住宿,很方便大家快捷高效的链接,“足不出户”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包括会后大家的提议,可以设置一些组长,“夜话会”,“专题会”等等都是很好的建议,时间短没有来得及策划这些,下次一定补上。一些小伙伴就做的很好,例如海成老板、振兴、老杨等自发的在酒店内组织小聚,让大家在其他时间也能小范围聚会,非常好。

6、好几个小伙伴反馈说,聊到晚上2~3点,说一整天的活动时间仍然不够,仍然意犹未尽,更深切的明白线下活动的意义了。

7、有小伙伴问:suncl总40岁看起来还是30岁的年龄状态,怎么永葆青春的?原来小楼总也快40岁了呀,以为楼总还是00后;分享嘉宾30分钟好短,根本听不够,想听一小时;会议怎么才1天,下次可不可以2~3天?孤胆总40岁了还在搞撸毛,还在用AI撸毛,怎么学习新事物的呀?钱总也快40了,怎么做项目执行和精力管理的呀?

8、会议低调宣发,有心人很热情,标题并不出彩,内容很肝。关于会议详细信息,线下?多少人?主题?嘉宾是谁?要分享什么?大家一概不知,所以很多人打个问号?直到会议前一天,我们才把会议分享嘉宾的分享主题放出来,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会议议程的时候,觉得平平无奇,只有在会场的人,你们才会感到不断地超出心里预期。

9、PPT会公开分享出来吗?
我再三思考,还是不要分享,一个是转发群到处转,一个是对分享嘉宾的不可控因素(咱们一个群友赞助了Asc小图片,被多个群知道带来了困扰),一个是保护线下参会小伙伴的参会成本和价值,一个是充满朦胧和模糊的才有期待感,包括即使发给你了,你没有线下,无法感受现场的氛围,就像钱总分享的,肢体动作,语气语调,无法真切感知,这个沟通的价值你无法感受到。

关于MF

问:P总你现有的工作室具备你手牌范围内的所有事情,为什么还要做一个MF?

问:P总你工作室可以做执行、投研、资源对接,为什么再做一个MF?

问:P总,MF和市面上其他的组织到底有什么区别?
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想的很清晰,组织框架和运转规则等都在脑海里非常的具象化。我做了几年的工作室,我深知这个组织框架的痛点,我深受其害并且难以有效解决,且目前市面上看到的web3团队,大家的组织框架或多或少的面临这个问题。

1、极其依赖组织某一个人,看似是组织,其实是一个超级个体 + 一堆人。

2、首先是角色定位不合理,其次是角色分工不清晰。大部分人在组织里没有突出价值或者去分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老板一个人身兼多职,或者多人角色交叉去做项目,合理的团队长期的团队,一定是有这些角色: 投研经理、项目经理、资源经理、HR、后勤、CEO、CTO,其中最重要的是投研经理和项目经理,其它人也很重要,但是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两个角色去服务的,因为这两个角色决定从哪里赚钱,具体怎么赚的问题

3、Dao组织或者松散的联盟还面临一个问题,该赚的时候没有赚到,或者该大赚的时候没有大赚,“马无夜草不肥”。而且注定无法把杠杆发挥到极致,为什么?因为人是趋利避害的,每个人一定是基于个人利益去思考的,其次是利益的绑定程度和关系的远近,注定在面对某些项目时,用词、语气和行动方式上完全不同,面对利益紧密关联人,用词是:“必须冲”“梭哈上”、行动是:“打电话”“多次反复强调”“聊天必问上了吗?” 语气和形容词是:“今年最大”“历史以来”“难以遇到”“你相信我”...

4、回到核心问题,到底做MF的目的是什么?他和市面上的组织到底有什么不同?
名字叫:Magic Factory,魔力工厂,魔力意味着吸引力、影响力。工厂意味着标准化,流程化,分工化,高效化。

MF的特点是:
1、公司化组织化。
2、利益驱动化,利益紧密度更高,深度绑定
3、平台化。

从一开始成立,平台内任何一个成员都可替代,这是初心也是目的。例如一定是有另一个张三、李四来代替我去做我的角色、有另一个角色未来去做老叶CTO的工作、有另一个角色去做钱总项目经理的角色。

角色构成:职业经理人 + 股东

投研经理(解决项目机会端)、项目经理(解决执行端)、CEO(统筹平台运营),CTO(技术杠杆),资源经理(解决资金杠杆),所有角色都是为了平台服务,为赚钱服务,为股东服务,围绕项目服务。

美好的愿景:有能力的年轻人可以快速替代我们,成为平台的职业经理人,退下的人可以成为股东,年轻人为平台服务,股东不参与经营,但是对平台核心决策监督和弹劾。

5、为什么这么考虑?
5.1、角色分工详细才能高效科学合理,市面上的公司制为什么是大家默认公认选择的组织架构形式,不仅仅是大浪淘沙筛选的结果,也是科学、搞笑、合理的组织架构形式。你搞创新、意味着可能是逆市场的存在,一定会存在各种运转难题,例如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有项目经理,为什么要有产品经理,为什么要有前端、后端、测试、UI等角色分工?

5.2、未来一定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人的努力是很惊人的,没钱年轻人的努力是夸张的,没钱有能力年轻人的努力是不要命的~我见过为了赚第一桶金3天睡6小时的年轻人,我见过为了套利,发动一个村子一个个做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思维认知、执行力、毅力,真的比不了。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要淘汰那些30多岁的老员工?

5.3、把这样的年轻人收入麾下,这是"极早期的撸毛项目"
例如Chad总刚进入web3跟着老板打工,如果有这么个平台,可以大大缩短个人的试错期,平台也可以享受年轻人成长带来的红利,例如风筝总给公司老板赚了千万美金。身边有多个团队老板,为过去错失掉纳入优秀年轻人的机会而懊悔,那种痛苦不亚于错过一个大毛项目。

5.4、一个不纳新的组织,一定会面临:思维固化,认知固化,圈子固化。
Web3日新月异,节奏快,初始团队随着年龄增长一定是和行业发展无法匹配的,商业化的平台才可以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掌舵,很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在初入行业时,缺少资金,缺少团队,缺少资源辅助,有这么个平台接纳他,这个平台里面的每一个人未来也会因此受益,例如阿里巴巴的18罗汉,作为原始股东,为什么很多人并不参与运营和决策,马云不从18罗汉里面选人,而是把蔡崇信纳入进来作为职业经理人?

说到这里,你就明白我们在做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了把?
可能会忘记我,忘记里面的创始人,也可能会忘记组织里面每一届里面优秀的继任者,只有MF这个组织名会穿越牛熊,最终大家可能只会记住MF。

所以,如果你觉得以下的某一个角色适合你,大胆滴滴我们吧

角色:项目经理(or执行助手)、投研经理(or助理)、技术经理(or助理)、资源经理(or助手)、CEO(or助理起步)、未来股东等

今天3个项目,我在办公室从早上9点到晚上1点,办公16个小时/天,近1个月最肝的一天。

关于撸毛

1、白单仓位打完了ASC,晚上11点的公开mint,官网前端还未开始就直接被Dos攻击,页面打不开,要么黑屏要么白屏园,偶有能打开的小伙伴成功mint,之前就有技术大佬说,哪怕是现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如此发达,但是dos攻击依然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攻击方式,且很多项目方不会在这个方向投入过多。例如:使用10000台基于云的僵尸网络进行DDoS攻击的成本约为每小时7美元。
2、side空投领取,最开始链接推特和dc,体验极其糟糕,后面流畅许多。每一个项目方背后,前端开发可能也就1个人,后端2个人,加一个产品经理。很多时候他们根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考虑交互体验、能优化、TPS等等,能把功能实现出来已经谢天谢地。
3、Hsk上线。从去年10月底薛总喊我冲,然后开始立项,kyc上号+交易策略+监控,1年1个月,当初几个技术小伙伴熬夜几晚,
极致的优化交易策略,把拿币的成本价压缩到很低。不过二级开盘很拉胯,预期1u也没站稳,链上池子也没深度,其他几个小所存在数据砸盘的现象。作为交易所的平台代币长期看好,平台的pool/定期销毀等功能性需求,都会让hsk持续通缩,2u只是时间问题,

关于MEME

1, Aimeme MITE UBC€, 10005#值,赔率还不错。建仓的几个点:

  • 赛道的meme,有A16z联创站台
  • 市值低,同类项目都几十m或者1B以上
  • 确实有落地产品
  • 赔率3-5倍可以期待
  • 几大web3媒体推荐,可能投流拉新?

2、Cz罕见讨论meme,导致meme大盘回调,时代的洪流(奥论趋势,资金趋势,用户关注点),其实是谁也抵抗不了的,哪怕强如Cz。

关于其他

1、看了1999年马云的短片,能明显的看出来当时的马云,胸怀希望,筹措满志,那种对未来方向坚毅的目光,真的了不起,在很多人都看不清方向的时候,敢重仓梭哈,那句话久久在脑海里荡漾:“再过几年,北京就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了”就像每次大饼雄起的时候,我们都难以按耐心中的激动,想迫切的向周围人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们的行业是有前景的。

关于撸毛

1、ASC今天开始Mint,已经早早的把资金提到链上等待。个人对Eclipse的运营还是很喜欢的,项目方对于早期用户的回馈及时且实在,但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交互Eclipse的用户其实是感触不到这里面的细节,也因为大家对于阿三项目天然抵触,看到清一色的阿三就觉得要反撸,这种思路要扭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Pump成为24小时收入最高的协议,也是web3众多协议中,开创了3人小团队总收入破亿美金的先例。从项目基本面来说,绝对的meme龙头,也是我们刷它的原因,但是也是这个因素,存在很多不可控风险:
2.1、收入颇丰,可以不发币;
2.2、项目直播等涉及红线运营;
2.3、背后没有VC和机构,可能缺乏大所支持;

tips:INME对pump用户空投,虽然不值钱,但是打开了想象力,未来的金狗项目会不会都把Pump用户当做潜在的项目用户呢?

3、今天看到Axie开发商裁员21%,一个时代落幕了,任何个人和机构在趋势面前真的无能为力。23年几十家链游相关公司拿到累计几十亿美金的融资,各种3A题材让你充满希望,但是截止24年底,也只有Bigtime短暂高光存活2个月,剩余的都销声匿迹。

那年TLM打响第一枪,上线安安,身边一个夫妻俩1000刀起步复投,苦肝1个月,单月A8;

那年的Axie火遍东南亚,1个月内随便入场,轻松10倍+;

那年的挖掘机,页面low到不如99年的网游,身边大哥3套NFT300w,日化3%,每天醉生梦死;

那年的飞船,二级代币暴涨300倍,复投日化10%,市面上链游工作室雨后春笋般诞生;

那年的Raca,不知道怎么就和马斯克的妈妈扯上关系,一组账户的3个小元兽涨到10万人民币,每天打金收入几千刀,很多人稀里糊涂赚了很多钱。

那年的Stepn,作为运动+链游类的主题,接棒链游4大天王的衰落,强制打开了大家的想象力,一个虚拟的鞋子涨到了万刀,很多人日入百万,日入十万,甚至每天跑跑步就能赚几千R,最终在4天回本的口号中,把怀有梦想的人套在了高高的山岗上;

项目方只有在趋势中才可以更容易的获取用户、获取资金、获取热度、获取红利。个人同样如此,对抗趋势、背离趋势,终究会抑郁不得志。
很感谢这些赛道级的项目红利,得以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人生有了更多的底气;

那年的我们,收入极其多元化,自嘲为:“链游收菜工”,一大堆项目可以去打金获利,早上起床收收菜,几千~几万刀到手,高光时刻也不过如此。

关于Meme

1、Wintermute全面转向Meme赛道,成为西蒙猫Cat的做市商,未来其它做市商会不会争相加入不得而知,但是这就是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再也关不上;

2、Desci赛道,减仓部分Rif和Uro,已达到预期收益率。让技术小伙伴开发自动化交易系统,人工的止盈和止损还是有很多阻力,看到利润挺难卖出的,特别是波动大的时候。

3、小孩哥标的“quant”赚钱效应后,立马就有一个模仿者(且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着),宣称市值不超过50M不离开马桶,市场并不买账,市值止步在12M;也打开了黑暗面,Pump直播杀人、直播虐待等公然挑衅人权的行为,还好晚上官方关闭了直播功能。

4、目前我们二级的Meme仓位,仍然聚焦在Aimeme上,具备更强的生命力、热度持续性、创新性、有Ai6z在赛道内搞事情、比起来一波流的项目,有护城河;

关于线下活动

1、走出舒适区
为了本次线下活动,我准备了2篇稿子《如何不靠运气致富》《工作室的痛点和解决方案》,思来想去不知道要去分享哪一篇?

脑海里浮现出去年第一次办社区线下会议的时候,社区只有几十人,没有影响力,也没有分享嘉宾,没有活动策划方,没有主办方,我用了半天时间写了2万多字的稿子、做好黑白色的PPT,2点~6点的会议,一个人讲了4小时,全程只上了一次厕所。从胆颤怯场到滔滔不绝,从激动颤音讲到慷锵有力,从手慌脚乱到淡定自若。人生就是这样,只有走出舒适区,才能看到更好的自己。就像潘小姐经常对我说:“想想今年的自己,是不是比去年好多了”

关于撸毛

1、Linea的Surge活动马上结束,还在探讨是否要把资金取出,纠结的点:取出后是否会影响项目方对账户的快照,还是仅仅参考积分?

2、Story作为IP龙头,奥德赛活动开始了,上了一批号,官方名牌反女巫,一定要注意了。撸猫圈对奥德赛活动深恶痛绝,但是本次线下活动的几个工作室老板仍然在过去2年里,从奥德赛类的活动里拿到了百万美金的空投。

3、小树赖涨了7000刀,距离万刀又近了一步。年初对于空投赛道新趋势的一个预判:
小图片社区、社区角色,在OM、Asc上都验证了,这也是我们敢于重仓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路径依赖,被小图片搞怕了,反而形成错位竞争机会。

4、继续加一批Depin机器,一个合作方有20万台库存资源,好夸张,可以给项目撸秃了

关于Meme

1、今天马斯克喊单meme代币,Would,从叙事来讲,属于5星叙事,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项目本身是否有自己的内核,是否是正统的,例如松鼠本身是靠自己的运营+热点+顶级名人喊单做起来的,如果仅仅有喊单,缺乏正统性,缺乏持续的运营和热点,是走不出来的。

例如正统性:代币由马斯克自己发售,例如小孩哥也是自己发的币+自己运营推动的。而且马斯克目前发推频繁,提及meme较多,要找到合适的角度才可以钻石手,例如猫、狗类的动物就比其他动物更正统,更容易跑出来,比特币官方推特发的bitcat就是很好的案例;例如正统性里面的大小写,大家天然对大写更青睐,所以面对项目的时候,大写会更容易跑出来;

2、Bsc链上的Banana市值突破6000w美金,个人对于Sol链以外的项目不太看好,因为资金基本都在Sol上,sol上面的基建也更好,滑点和交易更丝滑高效,这些优势,其它链比不了,所以热度注定是短暂的。

3、Mustard,作为23日~24日,2天速通到9000万美金市值的项目,值得反复复盘。
3.1、事件缘由:一个老美的歌手,新歌里面2次大喊“Mustard”,歌曲特点比较洗脑,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的儿歌一样“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样洗脑。
3.2、登上Tiktok热门。这个是最大的特点,我们前面有讲,Tiktok热点+meme是很容易传播和拉盘的,因为出圈效应很强,高星叙事级别,无脑先打出去20sol;
3.3、几个关注的聪明的地址已经建仓,信心辅助;

看到叙事要快速的去Tiktok看看热度,例如播放量、背景音乐、话题,如果满足一些指标,会直接打出去子弹,Tiktok和抖音功能非常相似,上手很容易理解它的功能,方便理解这些叙事指标背后的意义。

关于成长

1、Web3里面发展日新月异,不仅项目层出不穷,赚钱趋势也不断变化。这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超级个体除外,很多散户都在寻求加入组织化或者自建团队化,这个过程中,如果你不能展示出来过人的能力和长处,一定会屡屡碰壁,包括你的人品和以往案例,这都会对你日后链接他人,加入组织起到了核心作用。而且圈层也出现固化趋势,成熟的团队也会对于新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和门槛。